11月17日上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新型纳米氧化铁磁共振造影剂的宏量制备及临床转化研究”2019年项目进展暨学术交流会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顺利召开。济南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医学影像科主任孙钢,上海健康医学院院长黄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副主任耿兴超,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常务副院长高明远,复旦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李聪,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助理、苏州国科医工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文飞,解放军总医院介入放射科主任医师王志军等专家组成员出席会议。苏州大学科技处处长钱福良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马林,军事医学研究院关勇彪,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李桢等课题组成员及参加项目研究的师生参加会议。进展汇报和点评交流分别由李桢教授、黄钢院长主持。
钱福良处长在致辞中感谢各位专家莅临指导,他指出近年来苏州大学在科研领域发展显著,自然科学领域连续七年稳居全国高校20强。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专家们的大力支持,今后希望专家们对苏州大学的科研发展给予更好的指导。高明远常务副院长对专家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得到专家们对项目进展的指导和建议。同时作为“纳米科技”专项的首席科学家,高明远教授从项目的立项背景、研究内容、考核指标以及年终考核四个方面对项目进行了介绍。李桢教授、关勇彪研究员以及马林教授分别作题为《高质量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稳定宏量制备》、《生物相容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安全性评估》以及《特异性探针的构建及体内成像应用评估》的项目进展汇报。曾剑峰副教授、王晓菲副教授及汪勇副教授分别作题为《高性能纳米氧化铁磁共振造影剂》、《生物相容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安全评估》以及《分子影像与免疫纳米医学》的代表性成果汇报。
专家组在听取了项目进展汇报和成果汇报后从不同方面分别给予点评和建议。建议对尺寸、安全性和稳定性等重要质量参数用客观的指标、数据进行表达;将诊疗一体化落到实处,未来以可靠的方式进入临床;探究如何有效解决放射性核素标记可能产生的影响。新药的研发和科研不同,更讲究全面系统详实的证明,要考虑到临床使用的特殊因素,要设计全面、扎实推进,务必符合质量体系原则,为后续工作打牢基础。
高明远院长在总结中再次感谢专家们对项目的指导。他指出项目进展汇报要突出体现成果性,希望项目组之间加强互动,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思路,争取顺利通过中期考核。最后,专家组参观了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各中心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