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近段时间,对于苏州大学来说,真是好事连连,2人先后入选欧洲科学院院士,2人入选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候选人。
获悉,苏州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时玉舫教授,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迟力峰教授,先后收到了来自欧洲科学院的好消息,成功入选欧洲科学院院士和外籍院士!
时玉舫
时玉舫教授是干细胞与免疫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国际上最早从事活化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的科学家,为干细胞应用、肿瘤免疫治疗和自身免疫病的药物研发奠定了一系列重要理论基础。近年来,时玉舫教授以免疫学为视角,致力于干细胞与免疫的基础研究与转化应用,诠释炎症赋予干细胞免疫抑制功能的核心机制,揭示炎症调控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和组织修复功能的核心规律,提出干细胞免疫调节可塑性概念,建立干细胞治疗疾病的细胞赋能理论并揭示其机制,形成多项原创性新技术,对指导干细胞在多种炎症性疾病中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迟力峰
迟力峰教授2012年加盟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从事的科研工作集中在表界面分子科学领域,取得一系列原创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迄今,在包括Science、Nature等期刊上发表SCI检索论文420余篇,获授权专利10余项,参与出版著作10 部。
此外,近日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人选正在公示,其中苏州大学王殳凹和刘庄入选其中。中国青年科技奖有誉为“院士预备队”之称,因为30多年来,截至2019年,在近1500位获奖者中已有60位当选中科院院士,82位当选工程院院士。近十分之一的机会入选院士。
王殳凹
王殳凹教授,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副院长、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核能环境化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及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面向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及核安全重大需求的放射化学研究,为乏燃料后处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核应急与辐射防护、军用核资源提取等重要任务提供了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科学依据,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首届中国分子筛新秀奖、IUPAC和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中放射性元素“铀”和“钚”的代言人等。
刘庄
刘庄,苏州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杰青。近年来在纳米生物医学材料与肿瘤纳米技术领域从事研究,2012年获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13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3年获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5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6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5年受邀成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2014、2015年连续入选爱斯维尔出版社(Elsevier)发布的“中国高被引用学者榜单(材料科学)”;2015年入选汤森路透社(Thomson Reuters)发布的“2015年全球高引用科学家名录”(Highly Cited Researchers)(化学、材料) (含港澳台共148位中国学者入选)。
最后,祝贺以上四位优秀的科技工作站,同时向苏州大学表示祝贺!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6586785259095421&wfr=spider&for=pc